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把采访战争新闻视为生命的女记者

    信息发布者:张伟伟
    2017-03-17 17:18:13   转载
    人物特写:把采访战争新闻视为生命的女记者

    MEDIA.SOHU.COM  2003年04月03日13:42  

      战争让女人走开,意即女性天生怕事,无法应付残酷的战争现实。然而,如果我们统计一下高质量的战地新闻,却发现能深入反映二战后的地区性冲突,描写战争若隐若现的人性,从硝烟弥漫的空气中发现良知,并为我们带来对人性良知的思考,对残酷战争的体验,却是战场女记者的新闻报道。她们视战地采访为自己的生命,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深入虎穴,把真相展现在世人面前,获得了读者的肯定,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演绎着她们在战场中动人的故事和她们情感上的挫折。


      一、战地新闻可读性很强


      当前,战地女记者撰写的新闻大受读者欢迎,一方面得益于许多报纸招聘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记者,能从女性的角度去撰写一些女性才能写得出来的文章,因此文章也更符合女性的阅读习惯,引起女性的心理共鸣。女记者用特有的纤细情感,常常能打动被采访者的心理,采访到比男记者更容易得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由于男性与女性所关注的话题不同,心理结构不一样,男性记者总是带着大男人的视角去审视社会问题,描写细节的轮廓不如女性那么纤细,所以只能反映粗线条的社会现实。相对需要用细腻的心灵去描写战争的人性弱点,女性特有的细心和敏感力就派上了用场。


      和战争本身相比,女性更加关注的是在战争受折磨的生命,他们善于从一个普通人挖掘出被掩盖的人性,从一件很小的事情揭示社会现实,反映战争的残酷。"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前妻、曾经报道过西班牙内战的玛尔塔·格尔霍恩才被人誉为战地女记者中的楷模。她的文章反映出来的除了枪炮外,还有人性的良知。"她在采访参加西班牙内战的士兵身上,发现貌似坚强和无情的身躯中,隐藏着人的善良,流动着人的良知,敝现着无奈,向我们揭示战争贩子逼良从娼的非人道行为。


      许多战地女记者都深爱文学,如玛尔塔·格尔霍恩、法拉奇等,她们的文学功底都非常深厚。因此她们能用娴熟的文笔去描述战场现实,用独具一格的文学表述去构建读者观察战场的视图,来重视刀光剑影下的人与人的拼杀和在硝烟弥漫的战地中读解人类的无知与无情的自残。读者阅读这些女记者的战场新闻,就像读一篇小说一样,在感受战争带来的残酷,深入领悟战争的巨大破坏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战争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把战场新闻故事化,以个人性的手法去描述战争的残酷,最成功的当数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在新闻行业中,几乎所有的新闻从业者都知道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名字。她从战地记者开始,通过采访战场新闻,慢慢为世人所知,并跻身世界著名女记者行列。她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出生入死,多次出现在越南、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战场,访问了所有在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最有影响的政界首脑人物,因而被人称为"政治访问之母"。她在战争的采访成就,除了非凡的胆识、卓越的才能,还有她柔韧的弹性和灵性。她把在战地中采访到的新闻用故事化的叙述,通过惟妙惟肖地复活细节,让读者深入其中,赢得同行的尊敬。


      二、对战地新闻有特殊的敏感力和坚韧力


      战地女记者对自己到战场上采访新闻的选择都是自愿的,而且也是把报道战地新闻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们有着不亚于甚至强于男记者的坚韧力和敏感力,又具备男性所没有的女性耐心与细心的特点,因而常常能完成男记者不能完成的任务。


      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玛丽·科尔文、美国有线电视网斯蒂安·阿曼普尔、英国广播公司杰基·罗兰,英国《卫报》玛吉·奥凯恩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战地女记者。在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战地中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男记者。这是因为,虽然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但无时无刻不反映出人性的弱点,这恰恰符合了女记者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的心理特点。女记者用特有的耐心和细心去挖掘新闻,去组织素材,并把自己的感受渗入其中,因此她们笔下的新闻作品常常带着女人的敏锐和细腻。由于对某个新闻故事已经感同身受,已经或哭过或笑过或怒过或恨过,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才更加感人和生动。


      比如,《星期日泰晤士报》女记者玛丽·科尔文驾车在波黑战场上行驶时,看见一名男子黯然坐在路边,眼中充满了泪水,久久凝视旁边的一堆泥丘。出于一种本能,她感觉到这里面有段非常动人的故事,于是跳下汽车和他攀谈。玛丽用女性的温柔去感动和劝慰男子,该男子告诉科尔文,她身旁就是他妻子和孩子的坟墓,他们没能逃脱无情的战火,撒手人世。回想起一家相聚时的情景,与孩子一起嬉戏时的场景历历在目,男子禁不住失声痛哭。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科尔文深深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也感受到该男子失去亲人时的巨大悲痛,于是将他的故事写了出来,质问发起战争的刽子手。一同前往波黑,整天忙于追逐将军,热衷采访大新闻的男记者看到报道后,不得不佩服她敏锐的观察力,也对女性特有的细心观察力自愧不如。


      意大利后裔,效力于《泰晤士报》的雅尼娜·迪·乔瓦尼天生长有一双绿眼睛,挂着浅浅的微笑,和蔼近人,阿富汗士兵都愿意与这位女记者交谈,倾吐心声,谈论在战争中残酷的冲锋与拼杀,怀念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雅尼娜曾采访一个年轻的阿富汗士兵。由于阿富汗奉行严格的伊斯兰宗教,该士兵不敢与女性谈话。在雅尼娜细心的开导下,这位沉默的士兵终于谈起了自己在战场中的感受。他说,残酷的战争使自己每射杀一个同胞,看着他们在面前倒下,都会使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同时,自己面对死亡的威胁,有时在做梦时都禁不住怀疑自己是否还活在人世。这位士兵说完之后,沉默下来,因为天气干热,又很久时间没有喝过水,他的嘴唇显得有些干涩,由于长期奔波在战场之中,他的皮肤显得相当粗糙。当雅尼娜问到他,是否挂念着故乡的亲人时,士兵低下头去,然后抬起头远望着天边的夕阳。在夕辉的照射下的身影,犹如一尊雕像,眼睛中充满期望,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对于在阿富汗国内演绎的一出又一出的人类悲剧,雅尼娜用女性特有细腻的心灵,透过情感的流露,描写了这个山地之国,长年干旱,经受长期战乱,陷入贫穷的国家,喊出了停止战争,建设阿富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呼声,同时强烈抨击了塔利班政权实行极端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残酷压制妇女自由的行为,揭露了塔利班统治的黑暗。


      战场请女人走开,这句话用在坚强的西方战地女记者身上是不恰当的。正因为女记者的参与,战争的描写才更加有人情味,读者也才能从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阅读到战争中的动人故事,也才能让世界各国人民激发起反战情绪。


      三、面对比男记者更多的困难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遭受继珍珠港以来本土的最大损失,美国为报复阿富汗恐怖分子,于稍后时候军事打击阿富汗,于是山地之国的阿富汗成为众多战地女性记者新的采访地点,聚集了一批如美国有线电视网斯蒂安·阿曼普尔、英国广播公司杰基·罗兰,英国《卫报》玛吉·奥凯恩,《星期日泰晤士报》玛丽·科尔文,《泰晤士报》雅尼娜·迪·乔瓦尼等著名战地女记者。


      然而,对于一个实行伊斯兰严厉的宗教政策的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来说,女记者要想深入到塔利班的地盘去采访,困难重重,甚至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如玛吉·奥凯恩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雇了一名巴基斯坦向导,从巴基斯坦走山路进入了阿富汗。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通过塔利班士兵的哨所,玛吉一路上都用沉重的黑衣蒙住全身,并因此接触到许多阿富汗妇女,亲身感受了因塔利班政权实行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律,妇女毫无自由、没有人权的生活环境。雅尼娜·迪·乔瓦尼在托拉博拉采访时,碰巧遇上"基地"组织成员,她机警地躲过了"基地"组织的射击。在逃过一劫之后,说起遇上"基地"组织向她射击的时候,雅尼娜还觉得有点后怕。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勇气和名气是从当战地记者开始的。她以《欧洲人》周刊记者的身份来到越南采访越战,多次受伤但都大难不死,并采访到越战的真实情况。后来她又去过中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亲眼目睹以色列与阿拉伯人的残酷杀戮。多年的战争采访经历,使法拉奇接触到那些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物,如越南领导人黎德寿、巴勒斯坦阿拉法特、当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等。她以尖锐,不惧权势的态度,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成为了一代战场女记者的楷模。


      有时,从事战地新闻报道会惹来杀身之祸。在"9·11"事件发生后,法拉奇发表几篇措施严厉谴责恐怖分子的文章,并认为伊斯兰宗教存在许多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地方,因而受到某些伊斯兰国家的追杀令,成为第二个"英国拉什迪"。然而,法拉奇却丝毫不惧怕这些生命威胁,坚持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女记者在战场中要面对比男性更多的困难,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要寻找到在一个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策略。就像到一个实行极端伊斯兰教的塔利班地盘采访时,女记者为了顺利完成采访任务,要么不得不披着沉重的黑衣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要么女扮男装,去接近被采访者。然而虽然遇到许多困难和危险,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女记者们,采访新闻,向世人展现战争真相,高于个人得失,所以她们才能在战场中显示良好的记者素质,能够从容面对战争的挑战,通过克服种种困难,采访到鲜为人知的新闻。这些女记者过人的刻苦和胆量,帮助她们成为世界著名的女记者。


      四、情感生活常以失败告终


      由于女记者几乎都把战地新闻采访当作自己的生命,时常要考虑在战场中如何保护自己,完成采访任务,反而疏忽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在战地采访,女记者常能遇到志同道合的男记者,他们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战地爱情之歌,然而,由于采访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们的爱情只有缘没有份,婚姻常以失败告终。同时,由于战地女记者过于追求民主与自由,崇尚个人主义至上的情结,也使他们的婚姻常常面对威胁和挑战。


      在众多的女记者当中,婚姻生活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法拉奇与反对强权、追求民主的希腊阿莱科斯之间的爱情故事。阿莱科斯曾被控谋杀希腊独裁者,被判了死刑后又被改判,囚禁了五年,然后获得假释,三年后被人谋杀。法拉奇在采访中与被称为疯子也被称为天才的阿莱科斯相遇,对民主和个人主义至上信念的追求使他们一见如故。他们在采访中谈情说爱,感情维持了三年,直到阿莱科斯被谋杀。对于阿莱科斯的死去,法拉奇表示了极度的悲愤,并撰写了一本名为《人》(MAN)纪实小说来纪念阿莱科斯,自叙了她与希腊民主斗士、恐怖分子亚历山大阿莱科斯同居三年的爱情故事,描述了阿莱科斯为自由和真理牺牲的精神。


      玛丽·科尔文在两伊战争前线,认识了来自美国《星期日电讯报》的帕特里克·毕晓普,两人在战地采访过程中相遇,并一见倾心。毕晓普非常喜欢玛丽,常常梦想自己在战场中有英雄救美的经历,来获取玛丽的欢心。玛丽为毕晓普的诚意所打动,与之结了婚,然而过多的战地采访,两人离多聚少,感情无法得到交流和培育,这使得战争中的爱情很难长久,仅过了两年,两人就过于关注自己的新闻采访,而忽视了婚姻生活,婚姻从而宣告终结。几年后,在报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发生的冲突时,科尔文又遇到了美国《国家报》的胡安·卡洛斯·古穆西奥,两人一见钟情,闪电般结婚,然而很快又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诸如法拉奇、科尔文等一类因为在战场中与男友相遇,而萌发爱情,或者拥有共同信念而走在一起的婚姻,但是都因为政治的迫害或者过于关注个人的新闻事业,而使爱情破产,婚姻告终。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